點擊數:938發布時間:2024-05-20 08:36:55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【宣傳科】
近日,4歲半的小明在與家人玩耍時突然出現站立不穩,腿腳無力,不能獨立行走,扶著走也歪歪斜斜,說話語速很慢,吐字含糊不清,家人很著急,不知道孩子這是怎么了?
家長帶小明趕緊來院就診,經過醫生詳細詢問病史,認真查體與相關檢查,考慮小明是感染導致的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,在給予對癥治療后,小明的癥狀得到快速恢復,6天后就能獨立行走、跑步,流暢清晰的唱兒歌了。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是種什么???小明為什么會患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呢?
什么是急性小腦共濟失調? 急性小腦共濟失調通常是急性感染后免疫損傷所導致的,是一種小兒特有的綜合征,多發生于急性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之后,多數患兒在發病前1-3周有明確前驅感染史或發疹性疾病史。經醫生詢問,小明就是在起病一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。 臨床表現 急性小腦共濟失調多見于1-4歲小兒,急性起病,多以軀干共濟失調開始,很快發展到高峰,具體表現為站立不穩,步態蹣跚,嚴重者不能站立,不能走路,甚至不能獨坐、不能豎頭。四肢共濟失調較輕,表現為辨距不良、指鼻試驗不穩,可見意向性粗大震顫,此外還可出現四肢肌張力減低,構音障礙等。嚴重者可有神經系統較廣泛受累,但一般預后良好,所以一旦發覺孩子出現以上癥狀一定要到醫院就診,及時治療。 治療及預后 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為神經系統急癥。感染后的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預后較好,多數在1周內好轉。少數在3~4個月內完全恢復,個別嚴重病例共濟失調、震顫、語言不清等癥狀持續更長時間,或成為后遺癥。雖然絕大多數孩子預后比較好,但仍有約10%的患兒可能存在長期后遺癥,如共濟失調、語言障礙、智力低下或行為異常等。為了救治患兒的生命,防止出現永久性并發癥和遺留殘疾,因此應積極進行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評估,選擇施行有效的治療。